“控制柜就位的安裝訣竅,除了要測準垂直度,使用好水平儀,還有就是它的安全性。你們看,控制柜底部與盤基礎之間是否還有一層膠皮墊?對!那就是絕緣墊,必須保證設備與基礎之間的完全絕緣……之后,我們還要測量絕緣,阻值越接近無窮,絕緣效果越好……”說這番話的人叫鄧繼臣,是山東電建二公司電儀工程處的一名安裝工。此時,他正在公司茌平信源項目部汽機精處理控制室給新進廠的學員講解盤柜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鄧繼臣,是山東二建電儀工程處資深的老安裝工,參加工作二十余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安裝絕活,被領導和同事們譽為“電建工藝師”。鄧繼臣人長的精瘦,手上可有力氣,這是多年干活練出來的。記得那年剛進廠不久,帶徒的師傅看他長得機靈、有眼色,便教他學儀表管的安裝敷設,他也真有悟性,師傅邊干他邊學,有模有樣的,沒用多少時間,他已經把這活練嫻熟了。1998年在南通電廠工地,這是公司第一個省外工程項目,那時,建設方組織所有參建單位舉行了一場儀表管現場安裝敷設比賽,工程處領導推薦了他。一場評比下來,他敷設的儀表管不僅從彎曲弧度、間隔距離,還是表面工藝都堪稱完美,被評為一等獎,為公司爭得了榮譽,他的名氣從此也不脛而走。
電儀專業的許多安裝工作都能體現完美的工藝水平,鄧繼臣不僅儀表管路敷設得好,就連電儀盤柜接線也不在話下。電儀盤柜接線,被業內人士稱為是“繡花女”才能干出的“繡花活”,擅長此項工作的,大部分是電儀專業的女工。但鄧繼臣卻認為“須眉不讓巾幗”,在建設萊蕪電廠工程那年,他憋著一股勁非要把電纜接線的“工藝”學到手。當時正值機組分部試運高峰期,集控室電子設備間里人頭攢動、忙碌異常,就見他蹲在狹窄的盤后空間內剝切電纜、綁扎成束、盤線繞圈……,由于用力過多,他的手指頭被勒出了一道道血印子,光磨出的老繭就有好幾層。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后,在現場實操評比中,他負責的程控柜接線工藝被公司評審組評為第一。事后,面對榮譽與獎勵,他鏗鏘有力的說:接線就是一門藝術,看著自己親手打造的藝術品,再苦再累也值!
這些年,隨著公司的發展,他前前后后、國內國外的已經輾轉了十幾個工地。轉眼間,他成了同事們眼中的“老鄧師傅”。今年,公司茌平信源項目安裝工作剛剛開始,熟知他工作能力的領導又將他調配到信源項目部,讓他能繼續發揮自己的所長。工期緊、任務重,他來到信源工地,領著一幫年輕的學員,引導他們邊學邊干,不斷加快安裝進度。今年中秋時節,正值集控室程控設備到場,需要及時就位安裝,他也顧不上回家,就讓家屬來工地,在外租個小房住幾天,他自己則在工地一忙就是一個多星期,為了工作,真是做到了顧大家、舍小家。
由于鄧繼臣的他的徒弟們在工程施工中不僅進度快,而且施工工藝一流,多次得到了業主、監理以及項目部領導的表揚。面對大伙的稱贊,老鄧謙遜的說,俺這點算啥,還差點。老鄧心里有奔頭,他知道,自己趕上了公司發展的好時候,一個又一個大工程需要更多有現場實踐操作技能的人,自己不能掉隊,自己必須跟上。老鄧還有個樸素的愿望,就是在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也企盼公司的發展能給每個員工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收獲,大家一起實現美好的中國電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