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導廣大團員青年立足本職崗位,關心企業發展,促使青年在生產實踐中發揮聰明才智,解決施工難題,推動工程進展。山東電建二公司團委部署開展了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 為內容的“五小”生產競賽活動。
靖西項目部團組織積極響應公司團委號召,動員廣大團員青年集思廣益,因地制宜,創新創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項目部電纜橋架大批到貨,需要卸車擺放,但由于橋架結構特殊,無法使用吊車進行吊卸。第一批橋架到場后,電儀工程處青年突擊隊6個小伙子突擊卸車。第一車800節橋架,他們一節一節地卸下來,用了將近7個小時的時間。面對后續的大批橋架陸續到場,這種人工卸車方法費時費力,效率很低。對此,電纜橋架安裝突擊隊隊長、工程處主任胡斌組織技術人員來了一場“頭腦風暴”,對電纜橋架施工方案展開專題研討,讓大家開動腦筋,展開攻關。技術人員通過對電纜橋架結構進行分析研究,決定解放生產力,研制裝卸電纜橋架的專用梯形架。電纜橋架長度均為2米一節,技術人員經過反復討論,決定采用兩根長度為2.6米的鍍鋅保護管作為梯形架的主桿,兩根主干加上兩根橫撐,橫撐長度根據電纜橋架的寬度來定,800毫米寬的橋架橫撐為650毫米,400毫米寬的橋架橫撐長度為250毫米。確定設計方案后,突擊隊員立即著手制作梯形架。
梯形架制作完成后,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第二車橋架終于到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檢驗成果的時候到了!“小發明”上場后,真是派上了大用場。第二車總共810節橋架,還是6個人卸車,結果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全部卸完。如此一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降低了卸車成本。在后續的橋架卸車工作中,即減輕了大家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勞動效率,創新創效成果顯著。看到自己研發的小工具發揮了如此的大作用,大家心里感到無比興奮。
通過開展“五小”活動,讓團員青年們認識到,工作中遇到難題,要用開放的思維來應對,不要局限于傳統的施工方法,要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去發現、去研究、去創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本職崗位上為企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